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浴佛节有哪些习俗

2023-12-20 01:40:01 | 游途网

今天游途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浴佛节有哪些习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浴佛节有哪些习俗

浴佛节有哪些习俗

浴佛节,也称为佛诞节或佛陀诞辰纪念日,

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节日,用于庆祝佛陀的诞生、成道和涅槃。以下是一些浴佛节的常见习俗:

1. 诵经礼佛:在浴佛节期间,信徒会前往寺庙或道观,诵经礼佛,表达对佛陀的尊敬和感恩之情。他们会诵读经典,念诵佛号,并向佛像或佛塔献上鲜花、供品等。

2. 浴佛仪式:浴佛仪式是浴佛节的重要环节之一。信徒会在寺庙或禅堂中设立浴佛池,准备香花、清水或花瓣,用手中的莲花或盆子将清水轻轻洒在佛像或佛塔上,象征着洗涤身心,净化心灵。

3. 施舍功德:在浴佛节,信徒们也会进行慈善活动和施舍,以积累功德。他们会捐助食物、衣物或资金给贫困人士、寺庙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群。

4. 观音灯会:在一些地方,浴佛节还会举办观音灯会。信徒或游客会在寺庙或广场放置彩灯,组织烛光游行,祈福安康和世界和平。

这些习俗旨在让人们通过虔诚的宗教活动、清净的心灵、善行和慈善来庆祝佛陀的生日,同时也提醒人们修行慈悲与善良之道。不同地区和不同寺庙也可能有特定的习俗和庆祝方式,因此具体的习俗可能有所差异。

浴佛节有哪些习俗

大家都“知道”圣诞节,但是有个佛诞节的,我国香港是公众假日,大家关注下佛诞节是哪一天

相传二千多年前,在喜玛拉雅山脚下,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毗邻的提罗拉科特附近,有一个名叫拘萨罗属国的迦毗罗卫国。这个国家是释迦族居住的地方,他们是古印度时期著名王族懿师摩王(汉语“甘蔗王”)的后裔。当时的国王名首图驮那(汉译“净饭王”),妻子摩诃摩耶是与迦毗罗卫城隔河相对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按当时风俗,妇女怀孕后必须回娘家生育,摩耶夫人临产前回娘家,途中在蓝毗尼园无忧树下生下了太子悉达多(汉译“成就者”)。因为释迦族姓乔答摩,所以太子全称为乔答摩·悉达多。传说,太子诞生下地,就不须别人扶接向东西南北各行七步,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中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位太子就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佛。佛教将佛祖在无忧树下降生之日称为佛诞日。

关于佛诞日的具体日期,虽然在印度南、北传的《佛传》里都有明确记载,但说法不一。《大唐西域记》卷六、卷八曾述上座部和诸部所传的不同。另外,在诸多佛教经典中,关于佛诞日的说法亦多有出入。《长阿含经》卷四、《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佛本行集经》卷七、《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定佛诞日为二月八日;《修行本起经》卷上,记载佛诞日为四月七日或四月八日;《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异出菩萨本起经》、《佛所行赞》卷一、《十二游经》、《灌洗佛形像经》,定佛诞日为四月八日。纵观我国历史记载,北朝多以四月八日为佛诞日;自南朝梁经唐至于辽初,大抵定为二月八日;宋代南方用四月八日,北方却改为十二月八日(腊八);元代以来,南北趋于统一,均以四月八日为佛诞日。而南传、藏传佛教则历来以公历五月的月圆日(相当于我国农历即月之十五日)为佛诞日,并且于1954年在缅甸仰光召开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三次大会上,定此日为“世界佛陀日”。因此为了既尊重我国的历史传统,又体现佛法的庄严性和一致性,我国各大寺院除了仍以农历四月八日为佛诞日外,自1990年起,增加每年公历五月月圆日为佛陀吉祥日。

佛诞日是佛教的一个重大节日,与七月十五日自恣日一起历来被称为“佛欢喜日”。历史上,寺院内外于此日往往举办大型的庆祝仪式,比如浴佛、行像、放生等(详见浴佛、行像、放生诸条)。明清以来,寺院于佛诞日举行佛诞仪。晚近通行的佛诞仪则如下:

众集大殿,唱“宝鼎爇名香”香赞,主法拈香礼拜毕,大众合掌唱、诵《圣无量寿光明王咒》三遍。主法居中跪下,监院(或斋主)居后跪下,押磬,悦众白:金钟才叩,绕龙象一班齐;梵音演处,祝如来之圣寿。维那跪呼:哇地一声,尘刹国中现妙相,周行七步,(众接)人间天上独称尊。(维那呼)偏设六度慈航,(众接)拔济众生苦恼。(维那呼)仰叩洪慈俯垂明证某寺,(白)当代住持宏法沙门,(众接)监院比丘等(引磬二下,维那呼)于今某年四月初八日恭逢世尊降诞良辰,云集僧众,登临宝殿,讽演秘章,(众接)称扬嘉号。(维那呼)所集功勋,端为庆祝南无娑婆教主,(众接)释迦如来,(维那呼)释迦如来,(众接)释迦如来,(维那呼)本师释迦如来,(众接)金莲座下,(维那呼)伏愿扇慈风于末世,揭慧日于中天,百亿山河,(众接)全彰法王妙相,(维那呼)大千刹海,灌沐我佛金身,指出本有菩提,(众接)圆成众生种智,(维那呼)仰劳大众,称念金刚无量寿。(主法等皆起,悦众押磬举)护国仁王菩萨摩诃萨,接《楞严咒》从“萨怛他”起,念毕接《心经》,接“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三称,唱《佛宝赞》,接《赞佛偈》,众齐称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号绕行归位,拜愿,宣疏,三皈依毕。

明清以来,除在寺院举行佛诞仪另外还形成了一些与佛诞日有关的民风民俗。

食结缘豆是明朝开始的一种风俗。明朝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云:“四月八日舍豆儿,曰‘结缘’。……先是,拈豆念佛,一豆号佛一声,有念豆至石者,至日(四月八日)熟豆,人编舍之,其人亦一念佛啖一豆也。凡妇不见容于夫姑婉若者,婉妾摈于主及姥者,则自咎曰:‘身前世不舍豆儿,不结得人缘也。’”可见明代民间已有食结缘豆之风俗。此俗至清代而大为流行,据《余墨偶谈》称:“京都浴佛日,内城庙宇及满洲宅第,多煮杂色豆,微漉盐豉,以豆萝列于户外,往来人撮食之,名‘结缘豆’。”另据查嗣琛《查浦辑闻》记载:“四月八日,都人煮豆,任人掬取之,谓之‘结缘’。”可见清代食结缘豆之俗在民间流行之盛,甚至发展到了“任人掬取”的程度。食结缘豆之俗主要流行于都城北京。

举办善会,这是清代时兴的一种佛诞日新风俗。善会亦称斋会,即由僧家作主人,邀请善男信女在佛诞日这天到寺内来吃斋。这个风俗本与佛诞日无必然联系,实际上是寺院举办的一种旨在集资募捐的活动,不过是以四月八日佛诞日为借口罢了,但此俗风行甚盛。北京俗曲《阔大奶奶出善会》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风俗,曲中说:“这一天正是四月初八日,庵观寺院都办佛事,尼姑庙里摆席筵,请的是些大门子,指佛吃饭,赖佛穿衣,叫下了学号徽班儿一台戏,善会办的出奇。”这种善会有三个特点:其一,客人要在寺院里吃两顿饭,早饭与中饭,“早饭吃些,不过是点景而已,嗽口喝茶”,到了中午,再“重新入座,摆酒安席”。其二,要请客人看神戏,先“参拜佛像,瞻仰神只”,然后,“归座安席”听“三出神戏”。戏是由戏子“呈上戏单”,由客人自点。其三,请吃饭,看戏的目的是要客人捐款出份子,称作“布施”。善食既以集资募捐为目的,寺院请客自然注重大户,不过一般群众亦在参加善会之列,一般群众“施财”往往称为“凑份子”,钱叫“会印钱”,这些凑份子的人被称作“善台”或“猴头”。在佛诞日举办善会,已难以体现纪念佛祖之初衷,而且因为它以集资募捐为目的,亦诱发出许多弊端。这一问题,清代已为人们注意,《风俗门》引《京都竹枝词》云:“堪笑时逢芍药开,上方善会请将来。禅堂酒肉公然吃,二百猴头是善台。”注云:“名曰斋,其实则荤菜、烧酒、切面。赴会者名为善台,不过制钱二百,携去便吃面矣,名曰‘会印钱’,近日皆呼之为猴头,不知何解,可笑。”

浴佛节有哪些习俗

佛陀的十八种殊胜功德

在《大般若经》等大乘经典中,谈到了佛的十八种殊胜功德——十八不共法。

概言之,佛陀各类功德的圆满程度都远非阿罗汉乃至诸大菩萨所及,所以佛的功德都可以称为「不共」。而此处十八种功德单用「不共」命名,是强调这些功德仅限于佛,声闻、缘觉是完全不具备的。前面列举的十力、四无畏、四无碍智,二乘圣者也能部分具有,只是程度不同,而这十八种功德,唯独佛才能具有。

下依大乘经论一一诠释十八不共法:

一是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慈悲修行其身,此功德满足,一切烦恼皆尽,所以在佛陀身上从来不会出现不恰当或无意义的行为。

二是口无失。佛具有无量的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都能适应所化众生,使他们都得到证悟,口无失是随身无失而具有的一个自然功德。佛陀在因地所历经的三大阿僧祇劫中,严持清净戒行,常住甚深禅定,得诸种微妙智慧,身口自然寂静无失。

三是念无失。佛善修甚深禅定,因禅定而善于摄持各种心念。由于长时间修习四念处等禅定,佛的一切意业都已完全随顺智慧,对已过去久远的善法都能记忆不忘,所以称为念无失。

四是无异想。佛对一切众生都平等怜愍、予以济度,毫无亲疏远近之别,犹如日光普照大地,为一切众生无偏依怙,无有异想。

五是无不定心。佛的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禅定,没有不定心。定就是一心不乱,若要如实现见万法本性,必须心如澄水般寂静一如,清澈透底;如果心浮气躁,就像风中的灯烛摇摆不定,纵然见到诸法也不能明了其本性,犹如波动的水面无法显现清晰的影像。佛恒常安住在真如法性之中,行住坐卧无不在定中,所谓「语默动静体安然」,正是对佛威仪的最好写照。《天问经》云:「何人无过失,何人不失念,何人常一心,应作者能作,正知一切法,一切障得脱,诸功德成就,唯有佛一人。」

六是无不知已舍。对于众生来说,有苦、乐、不苦不乐这三种感受,相互之间没有混杂,乐时无苦,苦时无乐,相互清晰明了,不互相错乱。众生由于无明,多数只能察觉苦和乐的感受,对于不苦不乐的无记感受,常常不知不觉而有舍心。而佛对这些不互相错乱的感受都能认知它们生时、住时、灭时的本性,所以说佛没有「不知已舍」心。

佛的每种不共法都有多种含义,「不知已舍」也称为「不择舍」。佛陀善知度化众生的种种因缘,所以没有「不以智慧简择便舍弃利益众生之事」的问题,无「不择舍」。

以上六种「无失」是指佛在身口意方面的功德。

七是欲无减。欲无减是指佛的善法欲不减。佛深知善法欲的重要性,不仅从来不会破坏,而且努力培养善法欲,在因地勇猛精进地修集善法,毫无厌足之心。即使是成就佛果,具足一切功德,徧知一切诸法,但佛度脱众生的悲愿和善法欲从来没有厌倦。

八是精进无减。佛的在因地行菩萨道时,多生累劫中身心常行精进,成佛后依然精进不息,度脱一切众生。精进无减与上面的善法欲有紧密联系,对于善法的猛烈希求,其外在行相便是精进。

九是念无减。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应对众生八万四千种烦恼。佛对于众生显现的不同烦恼,用不同法门予以教化、度脱,对这么多的教法从来不会忘失。这是因为佛智慧圆满,对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通达无碍,自然也对此八万四千教法保持忆念不忘。念无失与念无减不同,「失」是错误,比如在行住坐卧时失念;「减」是不及,比如阿罗汉的神通智慧最多观察到八万劫前,这就是有所减损,念无减也是唯佛独具的功德。游途网

十是慧无减。佛在因地中为累积诸大智慧而努力修行,及至证悟真如法性,了知诸法性空,不生不灭,得一切智慧,三世无碍。因此佛的智慧稳固,无有减损。

十一是解脱无减。二乘圣者虽然得到真实解脱,但并不究竟,唯独佛陀已获得圆满了义的解脱,丝毫无缺,所以称为解脱无减。

十二是解脱知见无减。此知见即是智慧,佛具有无量无边的清净智慧,此智明知一切解脱相。诸如应时解脱、非时解脱、慧解脱、俱解脱、坏解脱、不坏解脱、八解脱、不可思议解脱、无碍解脱、固解脱、不固解脱等互不混杂而了了分明,所以称为解脱知见无减。

以上六种「无减」指佛证知方面的功德。

十三是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彻底脱离了有为业缘在世间的业果之身,一切身业都能圆满地随顺智慧,以此功德化现各种殊胜之相调伏众生,使众生各自证悟解脱之道。

十四是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以无上的智慧引导口业,用微妙清净的语言化导利益一切众生。

十五是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以清净意业随顺智慧,转入众生心,为众生说法而除灭其无明痴惑。

佛的一切身、口、意业都是「先知」,然后「随智慧行」(因此这三种也可看作是前面身、口、念无失之因,随智慧故无失),三门行业无不为利益有情,乃至举手、投足、出言、微笑等等都有利于众生。《中观四百颂》云:「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怨恶众生,如果闻到佛陀呼吸间的香气,便能信心清净,对佛生起欢喜;天人闻到佛气息香,便会舍弃五欲享乐而发心修善。佛的呼吸都能利益众生,更何况身口意三业的功德?

十六是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了知前世」的范围会随烦恼的断除而扩大,而完全清净地彻知一切过去世的功德,只有佛才能具备。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徧知无碍。

十七是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能真实无碍地了知现在世的所有一切。

十八是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对未来世的一切都能了知无碍。

以上三者,指佛的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切之事。能通达无碍地知晓三世,并且过去、现在、未来的纷繁形相毫不相杂乱,清清明明,所以称为三世无碍智。四智佛陀彻证了法界的真理,智慧横穷十方、竖尽三世。从横面来说,佛拥有「尽所有智」,徧知一切法相,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从纵深来说,佛拥有「如所有智」,对于万法的认识深度,超越了一切世间智者与出世间圣者的境界,到达了最为究竟的地步。因此在经典中,佛常常被称为「一切智人」。

以上就是游途网整理的浴佛节有哪些习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游途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浴佛节有哪些习俗”相关推荐
万圣节有哪些习俗?(万圣节有哪些风俗)
万圣节有哪些习俗?(万圣节有哪些风俗)

万圣节有哪些习俗?(万圣节有哪些风俗) 万圣节的习俗 每当万圣节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西方人过万圣节的时候,会节日巡游,扮演鬼怪。万圣节的经典食物有糖、南瓜、苹果等。 具体介绍: 面具化装 在古时候,如果有旱灾或是其它重大的灾难,人们便会带上丑陋的面具,因为他们害怕深夜还在外面游走的恶灵,如果晚上必须出门,便会戴上面具或用动物的皮毛装饰自己,希望恶灵认不出

2023-12-22 12:24:20
圣诞节有那些习俗 圣诞节习俗
圣诞节有那些习俗 圣诞节习俗

圣诞节有那些习俗 圣诞节习俗一、装扮圣诞树 这个传统指的是用彩灯、金箔、花环、饰品、糖果条等装扮松树。现如今,圣诞树也是欢庆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圣诞节习俗二、点燃圣诞蜡烛 这个传统指的是人们会在圣诞期间在屋子外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即便在最黑暗的屋子,蜡烛也能带来光明,寓意希望。早些年代,也就是基督徒深受迫害的时候,他们被禁止布道祷告。因此,基督徒们在屋外放一支蜡烛,暗示他们仍在

2023-12-21 00:32:51
圣诞节习俗 圣诞节有那些习俗
圣诞节习俗 圣诞节有那些习俗

圣诞节习俗 装扮圣诞树、点燃圣诞蜡烛、烘烤圣诞蛋糕。 装扮圣诞树这个传统指的是用彩灯、金箔、花环、饰品、糖果条等装扮松树。现如今,圣诞树也是欢庆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点燃圣诞蜡烛这个传统指的是人们会在圣诞期间在屋子外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即便在最黑暗的屋子,蜡烛也能带来光明,寓意希望。 烘烤圣诞蛋糕这项英式传统早在几个世纪以前就流传开了,以前人们在平安夜喝梅花粥。随着时间慢慢推移,

2023-12-23 09:08:50
万圣节的习俗有哪些
万圣节的习俗有哪些

万圣节的习俗有哪些 万圣节的习俗: 1.南瓜灯 万圣夜的象徵物是南瓜灯,另外还有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这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JACK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JACK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JACK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JACK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JACK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

2023-12-22 12:21:06
圣诞节是中国习俗吗 圣诞节有那些习俗
圣诞节是中国习俗吗 圣诞节有那些习俗

关于圣诞节的历史及传统文化 圣诞节是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12月25日。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则在每年的1月7日。 扩展

2023-12-21 07:05:50
圣诞节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圣诞节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圣诞节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圣诞节习俗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 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 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 诞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 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

2023-12-19 10:57:17
有哪些关于圣诞节的习俗?
有哪些关于圣诞节的习俗?

有哪些关于圣诞节的习俗? 圣诞节是西方的一个重要节日,有许多传统的习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圣诞节习俗: 1.装扮圣诞树:用彩灯、金箔、花环、饰品、糖果条等装扮松树。 2.点燃圣诞蜡烛:在屋子外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寓意希望。 3.烘烤圣诞蛋糕:英式传统早在几个世纪以前就流传开了,以前人们在平安夜喝梅花粥。随着时间慢慢推移,人们还会享用果脯、蜂蜜及香料食物等,随后圣诞蛋糕便代替梅花粥出现

2023-12-21 05:32:30
各国的圣诞节的习俗有哪些?
各国的圣诞节的习俗有哪些?

圣诞节的习俗 圣诞季节自然少不了各种圣诞传统。下面这些传统是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世界各地的人们一直热闹欢庆的习俗。 圣诞节的习俗: 习俗一:装饰圣诞树 据称,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12月中旬的农神节,德国传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纪用纵树供奉圣婴。随后,德国人把12月24日作为亚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上挂代表圣饼的小甜饼,象征赎罪;还点上蜡烛,象征

2023-12-19 19:36:50